與我們聯絡回首頁  
 

企業鑑價認證課程之Q & A

簡介
中華無形資產暨企業評價協會 ,係由現任我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的呂東英先生與國內產官學界先進,為推動我國企業鑑價與無形資產鑑價實務,以協助經濟發展,並與國際鑑價實務發展接軌,而於2003年中所創立的一個公益性非營利民間組織。該協會並敦請曾經擔任我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主任委員與政治大學校長的鄭丁旺博士,擔任創會的理事長。
為達成其宗旨,中華無形資產暨企業評價協會 ,自創立以來,已經積極地參考國際鑑價實務之發展,研究我國數位內容資產鑑價制度及方法,並協助政府推動數位內容產業之投資與融資業務。再者,本協會多次不定期舉辦專業研討會與座談會,邀請國際鑑價專家來台分享鑑價實務經驗。此外,本協會參考並引進國際鑑價訓練與專業認證制度,舉辦我國唯一的鑑價人員專業訓練課程與認證考試,以培養我國之專業鑑價人才。至今,本協會已成為我國投入企業鑑價領域的最主要專業機構。
截至94年2月底,本協會已與金融研訓院舉辦過兩期企業鑑價認證班之專業訓練課程及第一階段測試。經第一階段測試合格者,可參加第二階段測試(個案實務報告撰寫),經考核及格者本協會將核發企業鑑價認證證書。

企業鑑價認證課程之Q & A
一、 本協會所核發之企業鑑價認證證書是否為政府機構所認可之證書?

答:目前國內尚無官方設立之企業鑑價認證機構,亦尚無由政府辦理之企業鑑價人員認證考試。政府機構是否認可之本協會所核發之企業鑑價認證證書,係公權力之行使,目前政府尚無法源依據與具體規畫。
本協會乃民間自發性成立之機構,旨在服務產業界,具公益性,不以營利為目的。本協會參考並引進國際鑑價訓練與專業認證制度,旨在提升我國之企業鑑價產業水準,係國內唯一同時辦理企業鑑價人員專業訓練與認證考試之具公信力機構。

二、 本協會所核發之企業鑑價認證證書是否獲得國際組織之承認?

答:每個國家有其不同之法令,有個別之司法管轄權,有其個別不同之專業需要,且訓練過程皆不完全相同,甚且同一國家內不同州省之間需個別註冊登記始生效力(如美國),因此一國之證照,很難在他國直接受到承認。
在美國企業鑑價之專業認證,係由民間組織之「美國全國企業鑑價分析師協會(NACVA)」或類似團體所辦理。
目前國際間唯一之國際性鑑價專業機構係「國際顧問鑑價師與分析師協會(IACVA)」,旨在對全球企業鑑價與無形資產鑑價之專業人員提供服務與支援。因此雖然各國各自核發相關證書,而沒有相互承認,但皆相互尊重,甚至相互支援。將來大華人區鑑價師將擁有極多相互支援合作之機會。

三、 取得本協會企業鑑價認證證書有何用處?

答:政府正積極進行第二次金融改革,並積極推動鑑價制度法制化,預計今(94)年完成立法後即可實施。因此今後金融機構併購及企業併購之換股比例、關係人交易、企業初次上市或上櫃,以及第35號財務會計準則公報對資產減損之會計處理等諸多業務,皆必須倚賴與借重專業鑑價服務。因此專業鑑價師必須依照職業道德規範作業準則以及具理論基礎之鑑價程序來計算公平價值。該項公平價值之計算需要有專業鑑價能力與公信力。因此取得本協會所核發企業鑑價認證證書之鑑價師,其未來的發揮空間極大。

四、 如何取得本協會核發之企業鑑價認證證書?

答:要取得本協會核發之企業鑑價認證證書,必須參加本協會之企業鑑價認證課程與二個階段的考試,包括第一階段筆試與第二階段個案實務報告撰寫之測試。
本協會之企業鑑價認證課程及第一階段測試,是與台灣金融研訓院及財團法人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所共同開課舉辦。參加課程與第一階段筆試測試及格者,將獲頒由本協會、台灣金融研訓院及財團法人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共同核發之結業證書,並取得參加本協會單獨主辦之第二階段個案實務報告撰寫之測試之資格。第二階段個案實務報告撰寫測試,時間為期兩個月,考核及格者將由本協會核發企業鑑價師認證證書。

五、 如果想要參加美國NACVA鑑價師之考試,是否需要先取得由協會核發之企業鑑價師認證證書?是否有什麼條件限制?

答:每個國家有其各國的行政及司法管轄權,因此要參加美國NACVA鑑價師考試並不須先取得本協會之企業鑑價師認證證書。

如欲參加美國NACVA鑑價師資格考試,並取得CVA證書,須具備下列資格之一
1. 擁有有效且未被吊銷過之會計師證書者。
2. 商學學士(管理、經濟、財務、行銷、會計或其他商學領域)及(或)企管碩士,或更高的商學學位,或目前服務於美國州政府,或聯邦政府機構之員工並有兩年的企業鑑價全職經驗者。

六、 如果已於某一期企業鑑價認證課程第一階段筆試測試及格,但因某些相關因素,無法及時參加當期第二階段個案實務之測試,是否可以參加另一期所舉辦之第二階段個案實務之測試?如果可以,有效保留期間多久?

答:可以。有效保留期間為一年。





 
   
• 意見箱 • 版權說明 • 隱私權聲明 •
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800*600解析度及IE5.0以上版本
本站所有內容及版面設計,著作權屬中華無形資產暨企業評價協會 所有。
任何形式之轉載或連結,請與我們聯絡。